华人策略社区官方网站

我院成功举办第六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发布者:梁作甲发布时间:2024-11-22浏览次数:10

                       

为了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我院于1119日下午举办第六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广大研究生积极参与论坛的系列活动,导师们认真指导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对论坛给予大力支持。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技术背景下语言文学与翻译研究”,设六个议题,收到稿件52篇,经组委会评审,录用52篇。共设四个专题分论坛: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研究、英日文学批评、翻译与国别区域研究。与会研究生在分论坛进行现场学术交流,校内外专家对论文进行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经评审委员会评议,共评选出18篇优秀论文,其中特等奖1篇,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8篇。上海师范大学王航教授、我院副院长韩戈玲、副院长张乐、评委王勇、倪锦诚、高文成、王勇、俞曦霞老师为获奖同学颁奖。

英日文学批评分论坛

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研究分论坛

语言学分论坛


翻译与国别区域研究分论坛


韩副院长主持学术论坛颁奖

特等奖颁奖

一等奖颁奖

二等奖颁奖

三等奖颁奖

获奖者合照


获奖名单:

特等奖 陈兆瑞

一等奖 刘新雨 邹静 姚梦斐

二等奖 卢婉婷 孙远婷 黎瑞晴 吴嘉琪 江长意 徐超

三等奖 殷昕怡 鲍诗宇 杨秀姿 黎紫琴 雷婧莹 杨茹意 黄世阅 李亚楠


    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上海市外文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师范大学高航教授受邀在国合楼五楼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题为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的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王教授介绍了语言类型学的背景。作为语言学分支之一,语言类型学是研究语言之间的结构相似性,以建立各种语言的合适的分类法或类型学学科。随后王教授还介绍了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步骤—确定跨语言比较多参项、建立语言样本、构建跨语言比较数据库、分析数据、对语言共性进行解释,并强调了每一个步骤都极其重要,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语言类型学研究的基础框架,确保了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最后,王教授针对这一话题引经据典进行阐释,为在座师生展示了语言类型学的不同研究视角,使得在场学生获益匪浅。


   本次论坛对于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术创新与发展、提升学术影响力、促进跨学科融合、培养学术氛围与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